6月11日下午,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文旅专委会”)理事工作交流会暨第七届研学猫实践教育在线论坛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王路江,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北京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创客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白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会长许世杰,亲子猫&研学猫董事长、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魏新德(魏巴德)等出席会议并作报告。
王路江会长在致辞中表示,就业是民生之本,居“六保六稳”之首。希望文旅专委会充分凝聚政府部门、有关院校、社会组织、行业企业、专家智库等各方力量,共同研究探讨文化旅游方向院系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律、特点与要求,贡献群体智慧,携手进步,为进一步提高文化旅游类毕业生就业能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__local/C/40/6F/ECDECABF629F0276BB2942702A6_CC46B4AB_2F501.jpg)
王路江致辞
近年来,文旅就业在疫情下因时而异、因势而新,各行业的跨界融合也促生了许多新专业、新职业,对复合型、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不断攀升,例如教旅融合的研学方向。“研学是跨学科的,研学教师是多角色的。他既是知识传授者、教学设计者、教学组织者、教学评价者等,也是指导者、促进者以及资源开发者等。但基础是研学教师需要准确理解新课标,提升各学科专业水平。”白明在《新课标赋能新课堂,培养研学新人才》主旨发言中表示。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会长许世杰在发言中对文旅专委会的工作进行了指导。他指出,文旅专委会要发挥专委会平台汇聚优质资源优势,以就业为切入点,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切实服务人和产业发展。他表示,文旅专委会要深度挖掘会员需求,立足研学猫云平台提供日益完善的服务院校和企业的解决方案,依托于专委会所链接的研学单位、院校和品牌企业,共同打造一批集实践教学、顶岗实习、产学互动、人才输送、文化服务五位一体的时间就业基地,有效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新形势下如何打造研学人才培养新高地?魏巴德在发言中强调,核心是要实现研学活动课程标准化——需要在教材、教案、教具三个方面都实现标准化。《研学旅行实操手册》、研学示范性课程包、研学猫BOX这一理论的实践成果。
厂矿企业等工业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可以作为学生开展研学实践、劳动实践的重要场所,相应地,也产生了一系列需要专业人才才能胜任的岗位,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李京宁在发言中如此表示。
专委会副秘书长陈捷指出,疫情下,企业面临着运维成本激增、现金流中断、融资困难、人才流失等困境。但同时,疫情也带来了新的机会。要想在规模变大、需求多样的市场中获取新发展,研学企业还需要在对标市场需求、增加业务范围、培养专业人才、增加产品深度等方面多下功夫。
理事代表吕万峰和黄霞分别以《重庆市武隆研学旅行成果》《工业文化研学——疫情常态化下创意煤城的运营创新》为题为大家展示了文旅专委会理事的工作成果。
研学猫产业学院分别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六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实践,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作《研学旅行产业学院实践创新》的主题发言时,邓青如此介绍到。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为院校和行业企业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合作、共赢的平台。专委会通过“新时代研学旅行职业技能大赛”“新时代研学旅行课题”“校企联合”“产业学院”等与活动,为企业储备人才、挖掘科技成果、拓展市场,目前已有312家会员企业。
为帮助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在新形势下顺利转型,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文化旅游专委会通过其官方平台——研学猫结合当下热点举办了六届研学猫实践教育在线论坛,也开设了每周研学猫公益讲堂、劳动教育、研学专业建设、新课标等相关培训,希望通过平台的力量来帮助基地营地、教育机构、院校、旅行社等解决各自的痛点、难点、堵点。
未来,研学猫将进一步完善研学旅行指导教师服务标准、服务规范,开展研学活动课程研究开发,培养研学旅行人才,为旅行社、教育机构、基地营地等研学服务商提供交流合作、学习提升及资源共享的平台,以推动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有思想、有内容、有高度、可操作、可评价地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