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根据教育部国际司《关于与瑞士联邦乔治费歇尔集团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开展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合作的通知》(教外司欧〔2021〕610号)有关要求,加强对首批教育部-瑞士GF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立项单位基地建设的评审工作。6月9日,教育部-瑞士GF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评审指标研究小组成立会暨评审标准制定研讨会在京举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会长、教育部-瑞士 GF 教育合作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路江,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凤有,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教育与产业合作分会理事长、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教育部-瑞士GF教育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杨晓春,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会长许世杰,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秘书长、教育部-瑞士GF教育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克杰等领导和特邀专家教育部原职业技术教育司司长刘来泉,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巩亚东,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学院院长杨卫民,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房海蓉,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副主任杨建新等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__local/F/A6/3C/429476474D90A70BCAC8102A584_F4859CFF_DAAB8.png)
研讨会线下会场
张凤有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教育部-瑞士GF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合作项目是提升我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水平,促进有关院校发展建设的重要机遇,可谓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希望,研究小组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提高思想认识,做好基地评审标准研制工作,打造中瑞智能制造国际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知名品牌。
![](/__local/E/68/44/CF710C2F4D755DC2CE16CDE43A1_2CE630D0_E0BE6.png)
张凤有讲话
杨晓春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基地项目背景及评审指标研究小组筹备情况。他指出,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高等教育司的大力支持下,在各高校的积极配合下,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科学严谨、高水平的专家队伍,为开展基地评审标准研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将进一步推动评审工作向前发展。
![](/__local/5/DB/00/27C0384B080825B71B2B90B7DF7_D262DA78_A8FA0.png)
杨晓春发言
王克杰就基地评审标准研制的工作基础、意义和任务要求进行了说明和部署。他指出,示范基地的评审办法和评审标准是指导教育部-瑞士GF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规划建设、中期检查、最终验收的重要材料,在研制评审标准时,要紧扣中瑞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成效,达到培养人、塑造人的核心目的。
![](/__local/2/87/41/95C370898499BECEC2CECC831D5_82C58E35_BC68F.png)
王克杰讲话
王路江向基地专家委员会和基地评审指标研究小组顾问和专家颁发聘书。
![](/__local/A/3B/7E/9FC3CF5253DC53E3A9776C232C0_D5082FEA_115F7.png)
王路江向基地专家委员会和基地评审指标研究小组顾问和专家颁发聘书
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基地评审标准和指标体系进行了集中研讨。刘来泉从基础建设、信息化建设、组织架构、制度建设与运行管理、人才培养成果、服务社会贡献等层面提出了指导意见,他强调,评审标准和指标体系的制定,是进一步加强对基地建设的指导,做好即将开展基地建设的中期检查和验收工作的重要举措,各位专家要将围绕基地评审标准(初稿)的各级指标、观测点和分值设定等内容充分展开讨论,不断优化评审标准和指标体系。
![](/__local/6/FC/46/A8DD90943750981C8A76C5F12CD_FB3AE2EE_F8A11.png)
刘来泉讲话
随后,按照本科、职教本科、高职、中职不同办学层次进行了分组讨论。分组讨论结束后,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副主任杨建新、北京理工大学数字化制造所所长王爱民、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石皋莲、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工程实训中心主任徐国胜分别代表本科组、职教本科组、高职组和中职组进行了基地评审标准研制情况汇报。各位专家准确把握标准研制原则,力求使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以进一步推动我国智能制造领域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培养工作走深走实。
![](/__local/6/8D/2A/07D5BB9F93CC5448C588FC4B2D1_8548AEBB_C94E.png)
杨建新、王爱民、石皋莲、徐国胜分别代表本科组、职教本科组、高职组、中职组专家进行汇报发言
杨晓春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教育部-瑞士GF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评审标准制定研讨会经过全体与会专家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达到了评审标准研制的预期目的,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进展,各位专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确定了方向和方案,并形成指标体系和评审标准。这一工作为GF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评价作用。他希望,各位专家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深化评审标准,为推进我国制造强国建设步伐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