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教育部—瑞士联邦乔治费歇尔GF加工方案公司教育合作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沪举行,就智能制造领域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开展研讨座谈。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方军,瑞士驻上海总领事馆科技领事孟善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王路江,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原主任张凤有,瑞士商会上海总经理彼得·巴赫曼,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国际交流处副处长芦琍琍,乔治费歇尔公司中国区总裁陈以祥,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有关院校领导和专家出席本次会议。经教育部领导批准,受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委托,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与瑞士乔治费歇尔公司共同签署了《关于在智能制造领域开展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签约现场
方军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与乔治费歇尔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实施职业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合作的开启,标志着中瑞双方共同落实2019年陈宝生部长和瑞士教科国务秘书帕莫林在第四次中瑞教育政策对话上达成的共识取得重要进展。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将围绕“双元制”这一核心,通过优化和完善“双元制”职教国际合作顶层设计、鼓励更多国外优质企业来华系统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高质量开展职教师资赴境外培训、支持中外院校和企业合作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等方式密切联系跨国企业,对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模式创新进行深入探索。同时,希望通过坚持提质增效、打造精品项目,注重公益、加强成果辐射,做好总结宣传等确保双方合作务实、有效。

方军讲话
王路江强调,GF公司是瑞士精密机床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在高精度高效加工数控设备、智能制造自动化、工业软件与虚拟现实应用技术等方面,居世界领先水平。具有智能制造和精密设备加工领域人才培养的先进模式和成熟经验。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是中国唯一的大学生就业国家一级社团,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跨界”融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受教育部委托,双方开展战略合作,必将有效提升我国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推动智能制造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服务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贡献力量。希望合作各方坚持国际引领、坚持中国特色、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战略合作深入开展。

王路江致辞

张凤有主持会议
陈以祥表示,随着GF在中国经济市场的蓬勃发展,亟需适合行业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GF于2016年开始与中国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合作,目前,GF的战略合作伙伴有10所院校,分布在全国GF客户和行业集中的区域。此次和教育部达成的合作,对行业的发展和中瑞两国的教育合作交流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GF瑞士总部和GF中国会大力支持和推动该项目的实施落地,也会联合瑞士的其他品牌企业一起,积极配合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在智能制造领域,为中国制造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中国制造产业升级。

陈以祥致辞

颁发聘书
适逢近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顺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之际。该备忘录的签订,将有力推动瑞士智能制造领域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先进模式和成熟经验引入中国,通过试点企业全方位参与育人方式改革,在中国探索实践以“双元制”为核心应用型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模式,面向中瑞两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开展互利共赢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合作。有利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要指示精神。

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