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就协〔2024〕22号
各会员单位、有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助力构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好适配,经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决定开展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就业试点院校征集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结构性矛盾,以数字技术赋能毕业生就业工作过程,以创新和完善就业数字化应用场景为抓手,遴选并培育60个左右能发挥引领作用的试点院校,通过3-5年的培育建设,逐步构建高效的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
二、试点内容
试点院校可根据实际在以下1-2个场景进行创新应用。
构建数据治理场景:利用大数据与AI技术,对内部数据、外部数据等多模态数据进行集成治理和开发,构建院校数智基座。实现实习就业数据与人才培养等数据连通联动,根据实际业务生成可视化看板呈现就业质量等,实现就业数据及相关数据深度分析的实时更新与可视化交互等决策支撑。
创新和完善就业服务场景: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利用知识图谱+大模型技术构建智能体,充分利用语义识别、深度学习、大模型RAG等技术,通过智能算法助力人岗匹配和就业指导等课程智能化推荐,构建AI知识库赋能人才培养。支持院校就业服务部门和二级院系开展实习就业指导、课堂教学分析诊断和改进、优化就业服务流程等;面向学生开展就业咨询、数字画像、职业规划、智能推荐等有关应用与创新。
特色创新场景:试点院校还可以将招生培养、就业和用人单位评价等数据进行联动,探索动态监测与预测产业人才需求,引导专业结构优化等。
三、申报程序
(一)申报条件
1.申报院校为符合条件的本科高校、高职院校,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在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就业的应用方面有一定基础,具有较好的数字化创新与应用环境。
2.能给予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就业应用场景开发与创新必要的政策与经费支持,制订明确的项目实施计划和保障机制。
3.所在省份的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就业和数字化建设工作,有强有力的支持。
4.试点院校愿意指派专门团队切实推进项目建设与应用。
(二)申报方式
1.申报提交。申报院校填写申报表(见附件1),盖章后按要求提交。
2.遴选考察。申报工作完成后,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有关情况和建设基础进行考察,按照“保证基础、鼓励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择优培育。
3.公示认定。经专家组评审通过的院校将在协会官网公示后,将被认定为试点院校培育单位,进行为期3-5年的培育建设,具体建设任务(见附件2)。
(三)成果评价与推广
协会每年组织专家对试点院校进行实施效果评估,总结建设成果和经验,进行专门推广。
四、组织实施
1.协会将组建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就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协会教育数字化服务工作委员会,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专家委员会对项目进行专业指导,进行验收评定。
2.申报院校要按照建设计划和试点工作要求,扎实有效推进,为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实效。
五、其他事项
请申报院校认真填写申报材料,于2025年2月21日前将电子版材料发送至jyszh@chinaafse.cn,纸质材料加盖公章后一并寄送至协会教育数字化服务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院北辰汇园大厦G座)。
六、联系方式
项目办公室:010-53608969
侯玥莹:13910316208 许毓:13260014129
协会秘书处:崔娟 010-84971933
本通知可在协会官网下载,网址:www.chinaafse.cn。
附件:1.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就业试点院校征集工作申报表
2.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就业试点院校主要任务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
2024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