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精神,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人才发展规划》要求,进一步支持中国青年人才的发展,促进文旅行业青年人才与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满足新时代研学旅行发展及人才培养需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决定启动2022年度研学旅行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选题与类别
(一)项目选题
为做好课题申报工作,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研制了《研学旅行就业创业研究课题项目选题参考》,原则上申报单位应以之为依据。项目申报单位也可在参考的基础上,结合研学旅行就业创业工作实际,自主确定选题。有关选题应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结合各地及全国研学旅行实际,围绕研学旅行活动开展、课程开发、实训装备、高质量就业等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基础研究要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实践性和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应用研究应立足当地,面向全国,聚焦研学旅行行业就业创业服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证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能够解决研学旅行就业创业服务中的实际问题。
(二)项目类别
本项目面向文旅体教类高校、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相关研学机构、就业与创业相关人员设立一般课题。其中课题列表范围内的一般课题资助额度3000元/项;申请者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拟题目,资助额度为2000元/项。
为了鼓励更多青年学者参与,还将从申报课题中,择选100个优秀课题立项,并在结题验收后颁发优秀课题证书。
三、项目申报与立项
(一)项目申报
1.申报条件
项目实行单位推荐申报制,申报单位为职业院校、有关机构和相关企业,课题组成员原则上不超过3人(含负责人),如有其他参与成员,至少有1人须在从事研学旅行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就职或有2年以上相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的条件:
(1)项目负责人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且应为申报单位专职工作人员;
(2)为鼓励青年学者研究创新,申请人应为中高职院校文旅/教育相关专业青年学者或一线教师,从事研学旅行的相关企事业单位研学旅行指导师、中小学研究工作者、一线讲师、助教等,职称为(或相当于)副教授(不含)以下;
(3)每个申请人能申请并参与1个项目;其他参与者同时参与项目不得超过2个;
(4)申报人要如实填写申请资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项目申报单位应加强项目申报的组织指导和审核,保证申报质量。
2.申报要求
我会为教育部主管的国家一级社会团体和全国性社科学术社团,本项目为我会设立的文旅专项课题,申报单位在申报时应根据本单位科研项目认定管理办法,在申请书“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栏明确本项目立项后课题成果对应的认定级别及配套支持措施。如本单位科研项目认定管理办法没有相关规定的,可参照省部级科研项目进行认定和管理。
3.申报程序
各申请者认真填写课题申报书(见附件2),经所在单位审核合格、签署意见并盖章后,连同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于2022年12月31日前以附件方式发送至文旅专委会电子邮箱wlzwh@qinzimao.cn,并抄送协会学术与研究部电子邮箱:xueshuyanjiubu@chinaafse.cn。邮件名和文件名均以“课题:课题名称”方式命名。不符合格式要求的申报书不予受理。
(二)项目立项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将组织有关专家对课题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择优评选拟立项研究项目。申报单位承诺给予申请项目配套经费或其他政策支持明显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立项。拟立项课题经公示无异议后予以正式立项,研究课题研究周期为1年。协会将适时组织开展项目中期检查。
四、项目验收
立项研究项目应严格按照申报计划在研究周期内完成课题研究。项目具体验收标准为:
(1)课题调查报告一篇(不低于3000字)
(2)课题研究报告一篇(不低于5000字)。
所有结题资料需按以下要求装订。所有项目结题资料应以结题资料汇编的形式装订成册,封面内容包括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单位名称及姓名、项目起止时间。其中装订内容及顺序如下:(1)结题资料目录;(2)项目结题申请表(1式2份,需加盖所在单位公章);(3)项目研究成果(研究报告等其他成果提交打印件1份)。
项目研究周期结束前1个月,各项目负责人应将有关项目结题验收材料以书面形式报送协会文旅专委会。协会将组织有关专家开展课题答辩和结题验收。验收通过的颁发结题证书,优秀成果酌情予以奖励。
五、经费拨付方式和时限
立项项目经费采取全款拨付。项目正式立项后30个工作日内,专委会将经费拨付到课题组,收款单位应在收款后10个工作日内将发票发回专委会。本中心立项项目研究周期均为由课题启动之日起一年时间,如无特殊情况,不受理延期结题申请。
执行时间从项目立项起,如达到项目结项要求可随时申请结题,所有项目均须在到期当年内完成结项工作。对于没有按期完成的课题,经费应在30个工作日内按原路径退回拨款账户,并且两年时间内不得申请专委会相关课题。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邓老师010-57110101
联系邮箱:wlzwh@qinzimao.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9层901
附件:1.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研学旅行就业创业研究项目选题指南
2.研学旅行就业创业研究项目申请书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秘书处代章)
2022年12月7日